炎症性肠病(IBD)


炎症性肠病时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,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,是胃肠道疾病中除肿瘤外最严重的疾病之一。由于IBD病情常常反复发作,迁延不愈,即使术后依然会出现反复,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,具有治愈率、发病年龄低的特点,是消化道疾病中最难诊断和治疗的,因此也被称为“绿色癌症”。


据估计,2015年~2025年,全球范围内IBD患者数量将呈指数级增长,预计美国将有月220万IBD患者,而原本发病率较低的中国,IBD患者数量也将超过150万。


目前研究认为,IBD与遗传、环境、肠道微生物及免疫等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有关。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者,天然免疫细胞激活后导致大量炎症因子和介质产生,通过NK-κB、MAPK等信号通路引发TNF-α、IL-1β和IL-23等促炎因子的释放和黏膜细胞凋亡。在肠道致病菌的参与下,肠道异常免疫应答加剧,进一步损伤肠道黏膜,周而复始,导致IBD的发生。


IBD患者病情复杂,复发率高,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,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、糖皮质激素、免疫抑制剂、生物制剂及抗生素等。但长期使用上述药物均会给患者带来难以克服的不良反应,而且对于危重患者的疗效有限。英夫利昔单抗、阿达木单抗等生物制剂作为主要炎症介质“TNF-α”的抑制剂,亦存在应答时间个体差异较大,费用昂贵等问题。据2015年《自然评论:胃肠病学与肝脏病学》所述,IBD患者每年人均生物制剂花费超过2.5万美元。


IBD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。由于病情的迁延,患者往往需要长期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、免疫抑制剂治疗,而这些药物均能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,大大增加了患者机会性感染的风险。另一方面,IBD好发于育龄期,约50%的IBD患者初诊年龄不足35岁,更有1/4的患者由于手术和药物治疗的原因,影响生育。IBD属于慢性肠道炎症,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比健康人群高2~4倍。由于IBD患者会伴随多种症状,进而增加了癌变风险和诊断难度。

患者招募
点击查看